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,而科技和人才会越用越多。新时期人才工作,应当坚持引育并举,不断在政策制定、管理评价、作用发挥、联系服务等方面抓实抓细,充分挖掘人才更大价值,写好人才使用后半篇文章。
确保人才引得准。坚持标本兼治,解决好人才短缺的急迫需求和长远需求。既要解决当下的“燃眉之急”,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,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,力争“引进一名人才带动一个产业”;又要厚培源头活水,充分研究把握“双循环”的新发展格局,整合教育、人口、产业等优势资源,打造人才自主培养平台,实现人才按需“供应”,为应对未来复杂发展形势提供更足底气。坚持政策找人,人才需要什么,就提供什么政策。对创业人才侧重在厂房设备、启动资金给予支持,对创新人才侧重在研发经费、工作条件给予支持,对企业家人才要注重名誉和营商环境,对技能人才要注重薪酬和社会地位,对青年人才要提供全程服务支持。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行、全职引才与柔性引才并举、外地人才与本地人才并重,不断创新引才模式。既要依托乡镇街道、职能部门以及产业招商办公室等政府力量,又要引进人才专业服务机构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,提升人才市场化、专业化水平,实现以才引才、以才聚才。
确保人才用得好。坚持“用效益体现价值,用财富回报才智”,对人才不求所有,但求所用。一方面,吸引人才带项目、带技术、带资金创办科技型企业,提升优势产业聚集能力和科技含量;另一方面,促进人才与企业开展重大课题项目联合申报、重大科研成果联合转化,充实企业技术储备。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力度,政府主导建设产业园区,统筹财政、土地、资源等优势,为人才项目产业化搭建创业舞台;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平台,开展一企一平台建设,建设博士后工作站、院士工作站、实验室、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;市场参与增进产业交流,通过举办高峰论坛、学术研讨等活动,拓宽人才、技术、产业交流渠道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性、深层次人才技术支撑。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,将绩效评估贯穿人才项目引进、落地、推进全过程,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。建立健全人才项目过程评价机制,探索项目积分考核,对人才开展引进评估、落地评审、推进评价,对发展良好的,加大服务力度,优先给予政策支持;对进展缓慢的,开展联合会诊,协调解决困难,推动健康有序发展。
确保人才留得住。坚持人才服务高水平、开放性、国际化,打造符合各类人才长期生活工作的聚居环境。推动建设市、县、乡多级人才公寓,配备专业化团队管理运营,开通人才班车,完善国际医院、双语学校等周边配套项目,为人才提供“管家式”居住生活服务。积极完善人才服务“软环境”,持续深化党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,对人才落户、子女入学、配偶安置等事项超前考虑,解决好“关键小事”。坚持创业“全周期”“精细化”服务,建立人才引进跟踪负责制,项目初期做保姆、创业之中做助理,在项目落地、工商注册、工程申报、信贷融资等环节提供全程帮办和全方位辅导的“零跑腿”服务。进一步整合资金、厂房等资源,依托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可“拎包入驻”的实验室、办公室、厂房等孵化载体,让人才即来即留,让项目落地即投产,更好更快发挥人才价值。
(作者系山东省禹城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)